李稻葵:全球市场动荡美国因素更大

www.yingfu001.com 2015-09-13 17:14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中国股市的下跌只是一个导火索,不能把全球股市的动荡都归结于中国股市下降。”9月9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李稻葵在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新领军者年会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全球的投资者都担心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再加上中国的股市下降,这两件事产生了共鸣,带来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不应夸大“中国式溢出效应”

  第一财经日报:有舆论认为,全球市场的动荡是由于中国股市大跌及人民币汇率“一次性”贬值。你认为,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发展到了引领全球经济走势的阶段?

  李稻葵:全球经济50%的增长来自于中国,因此,中国经济稍有风吹草动,一定会影响到中国的贸易伙伴——比如巴西、南非、俄罗斯。比如沙特阿拉伯,中沙互是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中国是沙特的第一大出口国,沙特又是中国的第一大进口国。中国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是空前的,因此中国一点点的变化都会牵动全球投资者的神经,这是一个大背景。

  但更具体地讲,8月底中国股市的下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波动,这不仅仅是中国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美联储加息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全球投资者都担心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再加之中国的股市下降,这两件事的共鸣,带来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日报:对于全球市场的动荡,中国方面的因素美国方面的因素,谁更大一点?

  李稻葵:我认为美国因素更大。我在7月27日参加了华尔街的一个午餐会,有二十多位投资者和基金经理都参加了这个会议,我询问他们是否认为美联储9月会加息,超过一半的人举手认为9月份会加息。我又进一步询问他们,“一旦美联储加息,你们认为股票市场是否会受到负面的冲击?”又有超过一半的人举手,他们认为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是加息,二是加息之后股市会受到大的冲击。可见,他们在7月份已经是这样认为的了,而中国股市下跌只是一个导火索,所以不能把全球股市的动荡都归结于中国股市下跌。

  日报: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减速、A股下挫加剧了新兴市场的这一波贬值潮。你如何看待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联动?

  李稻葵:这个声音很强,尤其是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一些政策制定者,比如墨西哥的央行行长曾说,希望中国的经济能够上升0.5个百分点,希望中国股市、经济增长能够快一点,从而拉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美国跟中国的经济相互依赖性没那么强,为什么呢?我们卖到美国市场的消费品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因为大多是一些日常消费品。而中国也不会因为经济增速下滑就导致消费者放缓对苹果手机的购买速度,因为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缺乏替代品,所以美国跟中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是很强。

  当今世界经济是“双发动机”——中国和美国两大发动机。美国经济的年增速约为2.5%,经济规模达17万亿美元;中国是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7%左右的增速。中国的经济增速是美国的两倍多,但是经济体量只是美国的60%左右,所以中国的年均净增长是超过美国的。

  A股已基本调整到位

  日报:是否认为救市手段打击了市场的有效性,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李稻葵:应该说,中国股市正处于探索期,事实上,8月的这一轮波动已经比上一轮小得多,2007年10月的市盈率是70倍跌到了10倍,现在是从30倍达到了十七八倍的水平,但是波幅已经下降了。进一步讲,各种各样稳定市场的机制总体来讲是对的,但是还要完善,怎么做对市场的影响最小同时又能够稳定市场,一切才刚刚开始。

  日报:针对当前股市的暴跌,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建议是什么?

  李稻葵:我的信号非常明确,此时此刻在中国的股市上已经有很多的宝贝可以捡了,盈利很好、前景不错、市盈率降到了个位数甚至于更低水平的,所以大家静下心来,不要太关心宏观的东西,抓微观、抓企业,不要轻易撤,投资最忌讳的就是牛市来临拼命买进,牛市过去就离开,牛市熊市都应该坚持投资和研究,这才是经营之道。

  日报:现在调整到这个位置,是否认为到了“底”的概念?

  李稻葵:到了这个位置,按历史可比的市盈率现在是17倍左右,比之于美国差不多,可能会低一点,但中国是增长的经济体,市盈率高一点是正常的、应该的,基本上调整到位。

  中国货币政策应适度宽松

  日报:基于“双发动机”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美货币政策当前又呈现背道而驰的迹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节奏?

  李稻葵:“双发动机”的格局一定要反映在货币政策上,美国发动机的货币政策在收缩,因为美国增长不错;中国的发动机不能收缩,如果一旦收缩,全球经济都得下降。人民币是准国际货币,不能收缩,这既是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政策。

  日报:当下的中国货币政策还有继续调整的可能性?

  李稻葵:我认为中国货币政策需要适当的放松,其目的是要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让企业、基础建设项目的融资成本能够降下来。

  其实,最终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在债券市场,中国经济缺乏的是长期融资的工具。中国股市在融资上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很多渠道已经打开,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都有了。银行总资产占GDP的230%~240%,但是缺乏的是长期融资,比如修铁路回本需要30年,支撑30年周期的投资项目不能用两三年的银行贷款,这样风险太大。因此,需要至少25年的债券来融资。此外还需要政府担保,因为铁路是准公共产品,亏损应该由国家财政填补。

  所以我们缺的是长期的、有一定公益性质、政府提供一定担保的债券。如果这个债券市场发展起来,有相当一部分的融资负担就会从商业银行转移出去,商业银行则可以专心给需要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