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健去年人均创利8700万A股称雄背后:仅13名员工

www.yingfu001.com 2014-05-05 05:03 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央广网财经北京5月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一家只有13名员工的上市公司,年营收却达到11.31亿元,人均创利8704万元。有这样的中国好员工,老板们该不该高兴呢?

  A股上市公司——中科健正是这家奇葩公司。除了中科健之外,员工总数48名的*ST中华A去年净利15.75亿元,员工人均创利超过3281万元;员工总数44名的祥龙电业去年净利5.15亿元,员工去年人均创利超过1172万元。

  这些公司的员工到底有何能耐,能够赚取千万元收入呢?如果员工能力真的如此强,是不是都可以考虑自立门户呢?银河证券石景山营业部总经理孟京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员工赚得多,靠得并不是真本事,可能是另有他因。

  孟京:如果上市公司正好处于资产注入、重组、变动的时期,它原来的老企业会被剥离出去,员工的数量大量减少,而新的企业刚刚注入进来。所以你会看到员工人数会急剧的减少,但业绩出现快速的膨胀。这两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以中科健为例,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在深交所上市的第一家高科技公司。公司以开发、生产、销售数字移动电话机为主,但随着时代变化,公司产品跟不上形势,并于前些年停产并带上了ST的帽子。但在去年底,中科健重组成功,公司业务范围扩展到医疗设备、高新材料、能源工程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公司净利润也猛然增至11.31亿元。

  不过,好景不长,中科健虽然重组了,但业绩依然没有起色。上周,中科健发布一季报,公司亏损157.1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每股亏损0.01元。孟京认为,由此可见,人均收入越高,并不能代表公司赚得越多。

  孟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金融行业,有人投入10个亿的资本,而它员工只有2个人,如果它一年只放了银行的协议存款,5%或者6%的收益率,那么收益也会达到五六千万,人均也会有两三千万。这样对股东来说,并非一个好买卖。

  从数据上来说,传统的金融地产业延续强势地位,人均创利超过了50万,排名前列。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公用事业、交通运输两个行业的人均创利更高。比如说申通地铁,去年一共19名员工,共盈利1亿两千万,折合人均创收634万。

  我们都知道,地铁公司的盈利状况一向不佳,北京除了4号线之外,其他的地铁线路并不赚钱,甚至每年还需要国家的大量补贴,为何申通地铁能够赚钱呢?银河证券石景山营业部总经理孟京表示,公众有一个误解,觉得地铁行业不赚钱,这事实上说的是地铁运营方面;如果把地铁行业细分成产业链,很多链条其实都是很赚钱的。

  孟京:就拿高铁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与高铁相关的公司。高铁从目前来看,盈利状况比较一般,但和高铁相关的一些行业公司,比如说像南车、北车,或者像一些相关的软件公司,或者像一些特殊装备的提供,还是非常挣钱的。

  资料显示,申通地铁是主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惟一上市公司,以上海地铁一号线(莘庄站至上海火车站站)的经营为主营业务。

  再来说说北京4号线。据了解,4号线并非完全国营,而是由京港地铁与北京市政府按3比7的比例投资。30年后,京港地铁将归北京市政府所有。目前,4号线依靠良好的盈利模式和财务状况、精细化的管理、高水平的运营服务,获得了盈利。据了解,目前地铁4号线每年的广告收入超过7千万,大大高出一般单一线路的广告收入。

  专家点评

  中科健一家公司为何只有13人?上市公司的公司人员组成有最低限制吗?

  经济之声观察员张春蔚:我觉得焦点不是最低限制,而在于它居然还有13个人能够在这家公司进行一个运作。事实上10年以前,当时中科健负债率已经高到251%,曾经的手机大王,创造过国产手机辉煌,属于手机中的战斗机,但错过了一个行业的春天的话,可能碰到的就是行业的低谷。我个人觉得这13个人可能就属于留下来料理相应事宜的人,并不是说这13个人有多伟大,而是说这13人是这家*ST公司当中最后的坚守者。

  员工人均收入作为一项指标,它衡量上市公司什么?作为投资者来说,在投资上市公司时,更应该参考哪些指标?

  张春蔚:我更关心的是,你的营收的基本的状况,你的利润率是多少?你的负债率是多少?而不是这种所谓的人均。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地铁公司不能够盈利,最大的原因到底在哪?

  张春蔚:在于你是否进行精细化管理还是偏粗放的管理,到底你管理的重点是想让这个公司更好的运转,还是说你只要求尽力就可以。4号线运营当中比较细致比如说它的广告牌设置,再比如它广告牌内容的更新。没有什么东西是白来的,越是在同等情况下进行同样语境对比的情况下,我们越需要反思为什么别人做得到,我们做不到。

  有人说,为什么我们地铁公司不盈利,是因为部分城市的地铁票价受到了管制,如果说放开这种管制,就能够盈利了。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张春蔚:这可能过度唯市场论,市场的手段确实可以让物价更趋于市场的需求,但事实上北京地铁这种低票价有一些特定时候的特定原因。来自于地铁部门数据说要涨到6块钱,才能够持平,但是坐两站和坐十几站的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相关部门为了好管理,可能采取的是一个通票的价格。与其讨论什么样的票价更合理,倒不如考虑应该以如何渐进的方式最终实现收支平衡。此外的话,建议向4号线学习,为什么它能在票价以外的地方找到更多利润点。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