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北京首批207家公司外迁至天津或河北被拒

www.yingfu001.com 2014-04-09 08:50 第一财经日报我要评论

  日前,有媒体报道北京第一批外迁公司有207家,主要涉及化工、 建材、铸造等门类。目前名单已经通报给天津、河北等地。对接的流程是北京市提供外迁企业名单,由天津、河北等地在名单中甄选。如果对接意向确定,由当地政 府部门和北京市发改委完成对接。由于上述企业大多为“三高一低”企业(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尚未出现对接成功案例。

   “京津冀一体化”并不是最近的提法,谋划早已有之,但是进程缓慢。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到“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这为一体化从“提法”到“做法”铺就了道路。而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也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他强 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中央关于京津 冀一体化的决策当然毋庸置疑,既是民意所向,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北京作为首都,交通、住房、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亟需腾挪出 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天津与河北是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天津与河北多年来与北京的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也需要跟上北京的步伐,承接北京一些产业和事业的转 移可相得益彰。

  如果一体化能够顺利落实,那么这个设计堪称完美。但现实告诉我们,要想落实这个规划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否则一体化 早就水到渠成了。前述媒 体报道的现象就是典型的困难,正如河北一名官员所言,“第一批外迁的公司大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这样的企业到哪里都是负担,所以目前天津、河北承接的 热情不高。”他们正在等待第二批外迁的公司名单,但问题也在于,第二批如果还是类似的企业,河北与天津又该如何选择?

  从第一批外迁公 司多为“三高一低”企业,我们可以看出“迁出地”的精明,但“迁入地”也有智慧。京津冀一体化既是利国利民的国家战略,也是各 方利益博弈的漫长过程。在我们看来,目前一方提出外迁企业名单等待另一方遴选的方案效率并不会太高,甚至可以说,天津、河北甄选企业的犹豫或审慎值得赞 赏。

  地方政府对于“三高”企业提高了准入门槛,正是中央提出“告别以GDP论英雄”后的良好反应。当然,如果京津冀都坚持目前的迁出迁 入标准,那么一体化无疑会陷入某种僵局。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个让双方更能接受的方案,也就是依据习近平提出的“互利共赢”原则,调整外迁公司名单,呈现 一个“肥瘦”搭配的产业格局。

  首先,北京外迁企业不宜过于集中于化工、建材、铸造等“三高”企业,否则将面临无处接收的窘境。虽然从 “理性人”的思维考量,北京的做法无可 厚非,它当然希望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留在首都,但是作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不只是为了解决北京的烦恼,也需要提升天津、河北的产业层次。

  其次,天津、河北也可以主动提出希望迁入的企业名单,继而结合北京希望迁出的企业名单,形成某种合理的搭配。任何决策和选择都是利弊兼有,京津冀的一体化需要共享繁荣,也需要共担风险。换句话说,天津、河北也不能只打自己的算盘,也需要有所担当。

   再次,转移的企业也需要端正态度,撤离北京不应该是落寞地离开故地,而应该是积极地奔赴前程。企业从北京到天津或河北,换了主战场也要转换企 业战略,这些企业可以利用新环境里税收、土地、人力等优势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在市场中增加竞争力。同时,这些企业也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技术升级等方式改善 能耗、污染较高的产业现状。

  当然,对于迁出的企业,也应该充分尊重其经营自主权,在落实国家战略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达成平衡。该优惠 的要优惠,该给予退出补贴的要补贴, 产业的转移不能完全是行政决定,也需要市场经济的思维。总之,京津冀一体化需要一套搭配得当的企业组合,不能光考虑一方的利益,需要多方协商博弈,最终才 能将这个国家战略落实到位。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