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实现精准宏观调控的必然方向

www.yingfu001.com 2016-06-22 19:02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据报道,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要抓住一个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由于宏观经济管理逆周期的特点,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经济走势呈现L型的背景下,存在一些困惑和模糊的观点,认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削弱宏观调控。

  对宏观经济的运行,经济学上有一句概括性的话,就是“短期增长看需求,长期增长看供给”。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度、高投入、高耗能、高创汇出口、高污染和高度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撑的发展,到今天,传统的发展动力逐渐耗尽,必然要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同时,全球经济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还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式调整、政府行政行为变化、国民福利共享等等宏观经济发展目标,靠短期需求管理难以实现,靠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已经不可能,必须探索宏观调控的新路径。

  供给侧改革,是探索宏观调控的新理念、新路径的科学有效的办法。我们曾经熟悉的旧的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是速度、规模、产量,它看重的是产出,它忽视的是投入。结果,资金投入的盲目和大水漫灌、劳动力投入的低效、环境要素投入的粗放、科技创新投入的不足、教育卫生和其他公共投入的短缺等等,成为经济增长的难题和陷阱。旧的发展路径需要转换,传统的经济增长惯性必须刹车。供给侧改革以破解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要求宏观经济管理必须更加注重结构调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预期调控,这些新理念、新方法,有助于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供给侧改革强调,宏观调控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注重把握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供给侧改革要求,宏观调控要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还要求,宏观调控要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这些突出特点,表明供给侧改革绝不是要削弱宏观调控,它推动的是宏观调控理念、调控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结构、发展方式、增长动力正在发生的深刻调整和变革。

  关于这一话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石磊:供给侧改革已经出台了很多宏观政策,也显现出了一些比较好的迹象,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一些地方企业的业绩已经有所好转,特别是四、五月份的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都出现了一些正面的变化。

  有人担心供给侧改革可能会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可能是一种误解,供给侧本身既可能是改革也可能是宏观政策的实施,过去我们更多的是着眼于扩张数量,大规模投资以及扩大内需,从而导致资源被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效率不高、成本走高的情形下,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调整结构、减少过剩产能以及补充经济生活当中的短板。现在我们一方面要去产能,一方面要补短板,而在这两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缺一不可。

  此外,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在降成本、提效率的大背景下,有很多方面可能需要通过政府释放新的体制安排、设计和宏观管理的政策,在供给侧方面,它既是设计的主体和宏观政策供给的主体,也是体制改革的主体。

  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侧有三个重要的主体,微观上是企业和个人,宏观方面就是政府。这三者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供给侧改革不一定会弱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但是我们强调供给侧改革,改变的是宏观管理的方式,并不是强调在未来继续保持政府原有的强大的导向功能,政府主导投资的空间其实不大,更多的还是依靠宏观调控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