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近日称,从长远来看,浮动汇率将是人民币的必然选择。
林采宜表示,就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而言,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看,加入WTO后,我国的贸易部门基本上已融入全球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实体经济对全球市场的参与,导致我国金融部门的国际化,这是市场发展的自然规律。”林采宜称,“此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是不可逆的。与此对应,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亦是不可逆的,而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必然条件。”
在林采宜看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将会带来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政策目标的维度减少,政策有效性提高:从2015年8月11日以来,为了调控人民币汇率、改变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预期、减少环境资本外流压力,央行曾不断干预市场,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直到去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推出人民币篮子货币指数,人民币终于和美元悄然“分手”,放弃了始终钉住美元的变相固定汇率,开启以篮子货币为参照锚的真正管理浮动汇率时代。其次,能更加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再者,在浮动汇率环境下,人民币汇率能更真实地反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实际竞争力,并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器。
【央行放话】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 周小川:仍适当管理对美元汇率
和几天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美联储主席耶伦出席国会听证会的讲话一样,很少发声的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专访一经刊出,像是在猴年市场开盘前给金融业上了一堂公开课。
“重要的文章读三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金融人士称,这篇洋洋洒洒的宏文对市场关心的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本流动、央行透明度及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一一解答,全面勾勒了近期人民币汇率“大空头”及央行应对的逻辑。
谈透明度:
以不确定性应战空头
市场一直批评中国央行的政策不透明。
1月19日,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在中国香港出席2016亚洲金融论坛时称,人民币的汇率其实由央行策略决定,不靠市场力量左右,但现在中国央行的透明度没有像以前那么高。最近人民币汇率出现波动,如果政策上能有更好的透明度,也许波动性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在西方经济体中,预期管理是央行的重要工作,而央行则一直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给予市场较为明确的预期——在这一点上,美联储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是较为典型的“清晰预期”管理方式。
对此,周小川回应称央行肯定有明确和强烈的愿望去不断改进与公众及市场的沟通,过去央行也曾有过一些卓有成效的沟通实践。
但做好沟通也非易事,当前全球金融市场中蕴含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意见分歧,争论较多。
而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于市场之中的,光靠口头定心丸是消除不了的,央行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魔术师,不可能把不确定性问题都抹掉。所以央行有时要说:“对不起,我们要等待新数据的输入。”
此外,针对“前瞻指引”,周小川也提出了一些担忧。如是否央行的人才和信息掌握优于市场?是否在指导市场的理论基础和预测模型上优于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即便央行内部也有看法不一致的时候,那时,前瞻性指引传达出来的信号也不能给市场帮助,不会减少市场的担忧。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外汇市场尚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完备的市场,所谓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央行与其沟通的策略是不一样的:对一般大众,重在知识和体制框架的沟通;对进出口商等使用外汇的机构,引导并稳定预期很重要。
“但对于投机者,则是博弈对手的关系,央行怎么可能把操作性策略都告诉他们?”周小川比喻这就像是下棋,你不可能把准备的招数向对手和盘托出。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市场往往对于中国的汇率政策读不懂的原因。”德国商业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认为,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央行需要这样的不确定性。
但不让投机力量主导市场情绪,并不意味着它一来就正面阻击,要考虑有效使用弹药、成本最小化的问题。而进一步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本身就有助于更灵活地应对市场投机力量。
如果说过去的固定汇率是挺住不动的“钢制盾牌”,灵活汇率就变成了“海绵盾牌”,对于过度的投机力量,可以做到攻防有度。
那么,人民币汇率改革接下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向和节奏推进?
谈汇改的艺术:
溢出效应暂缓进程
回顾过去,周小川承认人民币汇率以前比较多地看了美元。
过去若干年,相比其他国家货币,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太稳了,波动性几乎是全球最小的,也给国内国际市场造成人民币就应该特别稳的不切实际的预期。现在人民币汇率稍微动一下,就容易引发外界关于溢出效应的强烈反应。
此外,国内股市、债市、汇市、货币市场等市场板块间也有相互溢出冲击,本质上都是价格扭曲、健康性、泡沫和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要求的,要防止国内几个金融市场之间交叉感染、相互冲击,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现在看,中国确有溢出效应,但不应该过分渲染。我们也会审慎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窗口,尽量减少负面溢出效应,特别是不要在国际上造成相互叠加的影响。
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这一方向上的改革努力也许需要相对较长时间去实现。改革的艺术在于:有窗口时就要果断推进,没窗口时不要硬干,可以等一等,创造条件。
业内分析这是对去年8·11突然而至的汇改的总结。这一重大表态,意味着今后汇改会把握节奏,更加注意各个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
2015年12月11日,中国首次公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相关评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新逻辑”,意味着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操作上以稳定一篮子汇率为主要目标。
但周小川在文中首次透露,现在仍然会适当管理单日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幅度。未来还会引入宏观经济数据对汇率发生作用的机制。央行将加强与市场沟通,提高人民币指数数据的作用,以便市场判断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的有效性。
周小川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身会是波浪型前进的,如果观察到投机成为外汇市场中的主要矛盾,就重点应对投机,等市场逐渐回到相对稳定状态,人民币国际化还会继续前进。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更多地与本国的竞争力及经济健康度有关。”周小川认为,而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国际竞争力仍很强,跨境资本流动处于正常区间,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基本稳定,还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来源:华夏时报)
汇改压力>>>
两种“不对称”下的人民币汇改压力
狙击空头>>>
人民币横盘时间达811汇改以来最长!狙击空头大战如火如荼
考验中国>>>
汇改考验中国管理复杂金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