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楼市股市目前不存在“跷跷板”效应

www.yingfu001.com 2015-06-20 06:24 赢富财经网我要评论

  ===本文导读===

  人民日报楼市股市目前不存在“跷跷板效应

  商办物业投资进入散户时代 股市资金流向楼市   

  何志成:激活楼市可以成为股市走牛后的下一选项   

  朱大鸣:楼市和股市同时发疯失控威胁居民财富     

  购房者纠结买房还是炒股 股市楼市关联度几何?

  ===全文阅读===

  人民日报:楼市股市目前不存在“跷跷板效应  

  曾经存在此消彼长 市场特征现各不同

  楼市股市目前不存在“跷跷板”效应(市场观察)

  18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初步测算,5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7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收窄。一线城市涨幅尤为明显。与此同时,股市沪指在5000点附近接连受挫,让市场各方纷纷猜测股市与楼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是否再度出现。专家指出,股市与楼市各有其内在的特征及规律,不应对市场波动过于敏感,甚至因此误读相关政策,从而对市场本身及参与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联动效应不再明显

  6月18日,对于股市和楼市而言显然并不是色调相同的一天。楼市迎来了进一步企稳的统计数字: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20个和37个,各比上月增加了2个和9个。而对近期频繁巨震的股市而言,周四沪指以重挫3.67%的表现黯然收盘。

  “跷跷板”效应出现了吗?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庆看来,这种说法只能用来描述过去,却不能预测未来。吴庆认为,股市和楼市曾经表现出“跷跷板”效应,但楼市已相对均衡,股市也并非处在吸金能力最强的时点,所以楼市、股市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从历史经验看,“跷跷板”现象曾经存在。如2008-2014年期间,沪指从6100点跌至1600点,而商品房均价则从3800元/平方米涨至6323元/平方米。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吕随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股市和楼市作为两个重要的投资渠道,确实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目前的股市调整与房市转暖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那么密切。

  风险收益有所不同

  市场的规律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市场却各有各的不同。专家介绍,股市是指在为企业和资金提供一个公开对接的平台,而房地产除了有保值增值的投资功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实际居住功能。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人民币币值不确定性变强,稍有常识的投资者在调配资产时会更关注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毕竟把资产都押在房地产上会面临很大的变现风险。”吕随启分析,大资金的所有者往往并不缺住房,也不会盲目追加房地产投资,反而是很多中小投资者借股市盈利改善住房的诉求更大,他们面对股市调整时也更容易“追涨杀跌”。

  另一方面,对于楼市回暖的“成色”,市场同样不乏质疑之声。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尽管累计销售面积跌幅连续大幅度收窄,单月销售回升明显,但5月底的库存仅仅减少了15万平方米,这与6.57亿平方米的总库存相比仍谈不上库存改善。另外,如果考虑到“在建未售”及“已批未建”这两大块库存的话,言及“库存压力下降”显然太早。

  “房地产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投资者面临回暖的楼市时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上涨会不会持续;二是进行房地产市场投资甚至投机能否获得超额收益。”吕随启说。

  误读政策危害市场

  如此看来,楼市稍有回暖便衍生出的“跷跷板”说或许只是股市“躺着中的又一枪”而已。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就公开点评了当下的“政策市”心态,他表示,现在政府的很多政策措施都被解读成是“挺股市”或“砸股市”,而这种过度解读乃至误读其实都是很荒唐的。

  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为合理自住型需求“松绑”的楼市新政,还是规范融资融券及场外配资业务的正常监管,都是为了因应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而采取的及时且有益的措施,政策的着眼点是保障中国经济在平稳中成功转型,同时促进相关市场的持久健康发展。需要警惕的是,误读甚至是恶意曲解政策的行为最终将会误导市场,并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伤害。

  “其实,证监会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也必须看到,构建成熟的市场参与者群体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积累与充分的市场历练,从而体验并了解市场本身的规律。”吕随启表示。(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