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大跌 业主或降价出售

www.yingfu001.com 2014-03-22 20:46 华夏时报我要评论
  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大跌 部分业主降价出售

  两会后的周末,北上广深的看房者依然很多,然而,政策上“双向调控”的表述,让买卖双方都有些迷茫。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尽管目前并未出现普遍降价的现象,但一个微妙变化是,购房者开始犹豫不决,观望情绪正在蔓延,而部分业主下调了报价,买卖双方议价空间加大。

  数据显示,不论新房还是二手房,1、2月份四个一线城市成交量环比同比均在下滑,3月份以来并未明显见起色。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持续上升的房价和不断缩紧的信贷导致购房成本上升,2014年市场需要喘息,成交量会下降,而价格亦缺乏上涨动力。

  观望情绪蔓延

  “3月份以来确实感觉市场冷淡了一些,本来有几个客户差不多要下单了,但这几天又有些犹豫不决。”深圳坂田的地产中介李先生告诉记者,市场有效需求仍然很多,但政策没明确,大家心里反而没底,买家会选择先观望。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中介店了解到,目前刚需型楼盘较受欢迎,但整体下单者比较少,多数购房者处在观望阶段。北京丰台区马家堡东路某中介店经纪人告诉记者,最近几天带了20多个客户看房,但下单者寥寥。

  链家地产报告显示,2月份,业主平均售房成交周期比1月明显拉长,接近两个半月。

  而上海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下行状态,成交价格下跌了4%,保持在去年12月的水平。3月前两周,上海的成交量也处于低位水平,成交回暖力度因板块特性不同而有所分化。

  21世纪不动产市场研究部副总监黄河滔告诉记者,一些区域二手房成交量下降,与买卖双方的心理预期有关。受一些二三线城市房价下降的影响,部分买家预期发生变化,暂缓了购房计划,观望态度明显。

  而深圳今年1月、2月、3月(1日-18日)的二手房成交量分别为4576套、2917套和2740套,低于去年同期的8025套、3619套和7043套,总体的成交量同比下跌45%。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份“国五条”出台,引发买卖双方恐慌,导致3月成交量井喷。但撇开政策因素,今年3月份以来四个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仍旧冷清不少。

  尽管每年前两个月为传统成交淡季,但从统计数据看,今年1、2月份,四个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环比下降幅度大多超过20%以上,而通常成交数据会滞后于市场实际变化一到两个月。

  “市场上房源少了,投资客手中的盘放出来被刚需接手后,基本上都是自住,不会再卖,除非是换房子需要改善的会卖掉第一套。”记者走访深圳前海、华侨城、香蜜湖、坂田等片区中介均发现,市场上90平方米以下房源确实不多,因此成交量也在相应减少。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徐枫告诉记者,市场供应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超过一半的成交为改善型群体,首次置业者比例从去年同期占比一半下降到目前的30%多,另外投资客比重稳定在10%左右。

  价格开始松动

  虽然两会政策面偏中性乐观,但市场信心似乎并未恢复。中原集团研究中心认为,近期因一些城市的新房传出降价销售的消息,看空楼市的声音此起彼伏,市场预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记者发现,进入3月,部分业主已开始主动降低报价,如位于深圳坂田四季花城一套102平方米的三房,报价从278万降到268万元。还有少部分急于出手的房源,如阳光第五季一套108平方米的三房满五年只需200万元,每平方米低于市场成交价四五千元。

  “以前业主很少让步,如果购房者要谈价格,干脆不见面,现在口气好多了,会叫我们先带过去看了房再谈。”深圳一家地产中介李先生说。

  业内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是,2013年持续上扬的房价,已令刚需难以承受,加上信贷的持续紧缩,3月份,银行间又普遍调整了信贷政策,买房者的购房成本上升。一些卖家也调整了心态,开始降价出售。

  德佑地产高级区域总监张剑东告诉记者,虽然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并没有出现大量抛盘和大幅降价的情况。在市中心只有中远两湾城和新湖明珠城有降价现象,如中远两湾城春节后有少量房源以低于市场均价3%的价格出售,而出售者以温州人和江苏吴江投资者居多。

  “这些房产多数是在2008、2009年前后购入,当时每平方米只有一万多元,现在已经涨至四万元。”张剑东说,部分温州投资者可能因为办企业需要资金,银行贷款利率过高,因此想快速变现来获得企业所需运营资金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张大伟表示,由于购房者可选择的余地加大,买卖双方对于价格的博弈将进一步加剧。
    相关新闻
    • 征稿启事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网址导航 | 虞凌云
    • 赢富财经网:www.yingfu001.com 简易域名:简易域名 版权所有 翻版必究!Copyright©2008-2022 沪ICP备10023616号-1
    • 赢富财经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免责声明,风险自负。广告商的言论和行为与赢富财经网无关,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特别提示:赢富财经网不作任何“加入会员、承诺收益、利润分成”以及其他非法操作方式进行非法的理财服务。
    • 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我们
    • 上海网警网络110工商备案360安全检测